国务院日前****五条措施,以稳定肉价,减缓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显示,6月份我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成为物价上涨主要推手之一,引发社会热议。 何谓“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肉价频繁 “蹦极”为哪般?如何跳出“猪周期”怪圈?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新华视点”记者深入江西、广东、陕西等地调查追踪。 “猪周期”缩减一半 助推肉价“蹦极” “虽然国务院发出了稳定肉价的强烈信号,但肉价要真正降下来还需时日,至少下半年仍会在目前的历史高位震荡”。16日,江西养猪大县上高县的养殖大户黎景阳说,作为鲜活农产品,从母猪产仔到肉猪出栏至少需要6个月。 短时间内肉价“蹦极”令不少养殖户困惑。就在去年,因为肉价低迷,加之部分地区疫情蔓延,使许多养殖户弃养,导致今年猪肉价格大涨。在江西,去年一些县的生猪出栏价最低时每斤只有4.6元,仅仅一年过后,目前就达到每斤10元,创历史新高。 农业部生猪波动规律性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从改革开放到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先后经历了6次明显的价格波动,一个周期为6年左右。但课题组专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济民说,2008年以来,这一周期已缩短为3年,且价格涨跌幅度更大,令人关注。 在广东惠州市郊汝湖镇,养猪12年的钟光明已经历三次“猪周期”。1998年,他刚入行就赶上一个低谷,直到2004年才尝到波峰的甜头。但2006年,他又遇到一个低谷,差点破产。经过2008年肉价高峰之后,去年又是一个谷底,他出栏一头猪要亏一两百元。“养猪就像坐过山车。”在年出栏680万头的广东温氏集团信息中心,管理人员姚绘指着肉价曲线图说,新一轮上涨有个明显变化,即单边上涨。“猪肉价格的周期性震荡并非中国独有。”王济民说,国外猪肉市场也是约5年一个周期,但像国内频繁“暴涨暴跌”的剧烈波动比较罕见。 “产业软肋”是祸根 “逆调节”难题待解 周期缩短、价格“蹦极”,暴露了国内生猪产业的诸多“软肋”。同时,肉价监管出现“逆调节”现象,也亟待改善。 一些养殖专家表示,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的80%以上时,“猪周期”振幅就会趋于平稳。而在国内,家庭散养等小规模生产仍占较大比例,每逢周期性价格震荡,都会出现“散养户跑得快,规模户跟不上”的现象。 规模化水平低带来的防疫困难,也是行业软肋,常常加剧肉价波动。 陕西省武功县贾晁村养殖户贾松柱说,去年10月外来客商来收购生猪后,第二天就有8头猪不吃不喝,第三天就有40头猪出现同样症状。“疫病防控不是一家一户能做到的,政府应完善生猪防疫体系。” 记者调研发现,肉价监管一定程度上平抑了高价,但监管中也出现“逆调节”现象,加剧了市场波动。 凭借多年养猪经验,很清楚大跌之后必然会大涨,但为何明知减少存栏量是“亏本的买卖”还要减呢?钟光明道出了苦衷:去年肉价低时,卖一头猪就亏上百元,自己规模不够,又不能获得贷款,为了生存只能“割肉斩仓”。 力促产业升级 打破“肉贵伤民猪贱伤农”怪圈 在政府****扶持生猪生产的五条政策措施后,市场立即作出反应。根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最新监测,近日全国生猪收购价稳定,并呈微幅下降态势。 价格调控只能稳定一时,从长远看,如何跳出肉价大起大落的“猪周期”?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认为,面对新一轮肉价波动,舆论应该理性看待,政府应吸取教训,更多地尊重市场规律,同时适度采取干预措施,进行科学调控。 破解“猪周期”,根子还在促进产业升级。江西省畜牧局局长黄峰岩表示,在扩大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养殖的同时,今后国家应采取措施促进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要扶持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用品牌引领畜牧业发展。“扶持措施不能只撒胡椒面,那等于奖励分散养殖,不利于市场稳定。”江西省畜牧局信息中心主任钟新福建议,政府今后****政策,应更多鼓励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养殖。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吴铁雄等专家认为,为治疗“产业软肋”,像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性保险、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应向产业链倾斜,以奖代补,促进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市场供求和价格预期。 据新华社 西安部分市民囤购冷冻猪肉 商务部门:冷冻肉二次储存容易变质 本报讯 (记者 赵丽莉 实习生 贺月月)连日来,记者在长安路华润万家看到,每天都有市民排队购买便宜的猪肉,虽然每天这家超市会有300公斤左右的供应量,但排队的市民络绎不绝。昨日早上7时许,距超市开门还有1个半小时,已有不少市民排队,在长长的队伍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卖肉的师傅说,一些市民已来过三次了,面孔都熟悉了。“害怕再涨价,我多买点放冰箱里冻着。”八里村的张大爷,与其他老人的想法一样,每天都来排队买肉。虽然限购10斤,可是不少市民多次来排队。 记者从商务部门得知,冷冻猪肉解冻后不宜进行二次储存,重复解冻会破坏猪肉营养成分,市民不必一次购买太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