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国节能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霍尼韦尔(Honeywell,NYSE:HON)联合发布了《中国智慧建筑调研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称,中国的智慧建筑未来会向更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而产业政策、行业标准和用户体检是建筑智能升级的主要驱动力。
所谓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信息设施对建筑物内外各类信息的综合应用,具有感知、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及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
中国自1980年代末开始引入智能建筑概念,目前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一系列标准的相继****,国内智能建筑市场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
“我们评估楼宇建筑的智慧度,主要从四个维度展开,即减少安全事故、有效节能减排、提高运营效率,以及提升用户体验。”霍尼韦尔安防与消防部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李群说。
上述白皮书显示,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40%,与普通建筑相比,智慧建筑能减少50%的能源使用。建筑智能化设计和建造,将为楼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节省高达9%的成本,同时资产价值将因此增长7.5%。共享的网络硬件设施可节省8%-12%的安装成本。此外,升级能源系统将获得20%-30%的投资回报,并使建筑资产获得相当于投资额三倍的增值。
研究机构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建筑工程量相当于欧洲智能建筑工程量总和,约占世界总量50%。中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也已超过5000多家。2014年,中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元,未来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中国能耗分为三大块,即工业能耗、建筑能耗和交通能耗,其中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8%-30%。仲量联行《2015年中国城市60强》报告显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建筑行业的能耗效率存在20%-30%的差距。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0年统计,大约1/3的全球能源终端消耗在建筑物内。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则预测到2030年建筑物的二氧化碳排放仍然将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王信称,“霍尼韦尔这次在中国地区开展的建筑调研项目,通过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建筑在碳排放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亟待完善和提高,需要引起我们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高度重视。”
已有百年历史的霍尼韦尔,是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莫里斯镇的多元化制造业巨头,今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75位,在纽约、伦敦和芝加哥三地同时上市交易。霍尼韦尔在全球12.7万名员工,其中1.2万名在中国。其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性材料等。